罕见!飞机零乘客空载飞行
[替换]最近菲律宾这事儿,真应了那句老话:世界之大,无奇不有。
飞机不拉人,自己飞走了?
这事儿听起来,比我奶奶讲的睡前故事还魔幻。
话说3月3号,一群韩国朋友,高高兴兴地准备从济州岛飞回菲律宾。
航班号都记住了,RW242,计划时间是下午四点半。
结果到了机场,人家说,航班取消了。
理由呢?
天气原因。
这还没完,更离谱的来了。
没过多久,这群旅客就发现,航班根本没取消,人家在四点五十一分,准时到达了济州国际机场!
只不过,飞机上空空如也,一个乘客都没有。
你说气人不气人?
你说这事儿,是不是像极了咱们打工人?
流程对了,就开始干活,至于有没有意义,谁管呢?
可怜这170名旅客,就这么被滞留在菲律宾两天。
旅行社说,航班提前了,提前了四个小时!
航空公司反驳,一切按计划进行。
这俩互相踢皮球,最终的结论是:韩国旅行社、菲律宾地接社、航空公司,三方沟通出了问题。
但问题是,沟通出问题,就能让飞机空着飞?这背后的逻辑,细思极恐。
这事儿最诡异的地方,就在于“一个人都没有登机,飞机怎么就走了呢?”按照规矩,起飞前空姐都要数人数的。
那咔哒咔哒的计数器声,我们都听习惯了。
这种“空机飞行”的情况,一般是为了执行后续航班或者运货。
可问题是,就算上座率再低,航空公司一般也会尽量安排乘客。
实在不行,就合并航班。
像这种一个乘客都没有的情况,真是闻所未闻。
这事儿,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新闻。
某个地方为了完成环保指标,直接把空气质量监测站给关了。
指标是好看,但问题解决了吗?
并没有!
这和空机飞行,本质上是不是一样?
为了完成任务,为了流程正确,就可以不顾实际情况?
再往前想想,有些地方为了追求GDP增长,大搞形象工程,劳民伤财。
表面上光鲜亮丽,背后却是债台高筑,民怨沸腾。
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“空机飞行”?
我们不能为了完成任务,就忘了我们是为了谁服务。
不能为了指标好看,就忽视了老百姓的感受。
也许有人会说,航空公司也有难处,航班时刻表是早就定好的,临时取消会影响后续安排。
的确,现实情况很复杂。
但是,再复杂的现实,也不能成为漠视乘客权益的理由。
这件事,提醒我们,任何制度,任何流程,都应该以人为本。
如果制度和流程脱离了实际,脱离了人民群众,那它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?
我们希望,这次事件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,彻查原因,给旅客一个交代。
更重要的是,要反思我们的工作方式,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
最后,我想说,别让“空机飞行”成为常态。
我们需要的,是实实在在的服务,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案,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虚假繁荣。
希望未来,我们能看到更多以人为本的决策,听到更多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。
让我们的生活,不再有“空机飞行”式的荒诞。

首页